CTO技術觀-世和數位科技工程部經理兼技術長陳智盛
ZigBee居家照護應用與趨勢
2007/12/24
李佳玲/台北
前言:逐漸被導入到一般社區住宅和商業大樓,作安全照護監控的無線網路技術ZigBee,現階段安裝住戶,仍須要透過社區網路伺服器佈建,才能達到感測功能,未來ZigBee感測裝置,應該要作到個人化,推到終端使用者,讓有需要的人,在家中就可以作到居家安全照護目的。
隨3G基礎建設快速佈建,未來社區建築將逐步走向智慧型數位家庭概念。在調查數位住宅功能中,一般民眾最在意家中是否有安全監控、健康照護及遠端控制功能,而無線感測網路ZigBee技術出現,可以為數位家庭住戶提供居家健康照護、定點安全應用,讓住戶可以輕鬆掌握社區的內部資訊。
IEEE802.15.4開放式全球標準
ZigBee最初是源自美國國防部攻打伊拉克的一種無線技術,後來經IEEE制定為802.15.4標準通訊技術協定後,就被定位為低成本、低耗電、高可靠性、擴展性強、雙向傳輸、感應網路功能、且容易佈建等用途。
再者,ZigBee節點數量大、變動性高、可移動特性,適合用在各類型感應式網路環境,包括家庭監控、工業、醫療照護、保全、消費性電子產品等。但傳輸距離短,主要多用來作監控用途,而非通訊功能。
不過,ZigBee技術2005年通過IEEE確認為IEEE802.15.4開放式全球標準,目前技術仍未成熟,應用在家庭領域監控上,僅零星社區大樓實驗性佈建感測網路,現階段ZigBee在居家照護最大作用,是以安全、健康照護為目的。
居家智慧空間 安全照護&健康照護
隨著高齡化社會趨勢,ZigBee應用在居家照護上,最初主要用途就是在解決老人安全照護問題,希望藉由無線感測網路佈建,達到保障老人甚或小孩的人身安全、健康照護。安全照護範圍包括定位、緊急求救;而健康照護則包括環境感知、健康資料傳輸等功能。
在智慧化家庭或社區裡的安全照護,可定位感測社區內位置通報、特定區域(圍牆、停車場、大廳、花園)通報、特定區域停留過久警示、及緊急求救。如果擔心老人家、小孩在社區內走失,只要在身上配戴小巧的ZigBee感測器(Sensor),就可以定位所在位置。不慎跌倒時,按下感知器上的緊急鈕,就能即時通報警衛或家人。
在健康照護上,ZigBee感知器能感知環境中的溫度、溼度、亮度的適切性,另外亦能傳遞生理健康資訊,如體溫、血糖、血壓給醫療單位,幫助病患長期掌握健康狀況,達居家照護目的。
建築環境影響ZigBee傳輸穿透率
跟其他無線通信技術比較,ZigBee頻寬雖小,標準通訊範圍大約是30-100公尺,但透過續傳方式,依舊可延伸到數公里。
不過ZigBee無線訊號穿透性弱,容易因住宅建築、景觀改變,影響到訊號穿透力。在無線感測網路建置過程,業者在平面圖上,起初都有先規劃感測器設置點位置,可是沒有辦法預測住戶進駐社區大樓後,可能會改變建築物內部裝潢、空間擺設,例如ZigBee傳輸訊號一旦遇到金屬材質訊號就無法穿透,住戶擺放大型植栽也會影響訊號的穿透率或出現干擾的訊號。
一旦改變了當初佈建時周圍環境,就要再重新測試ZigBee傳輸訊號能力,訊號減弱就要再重新建置管線,調整感測器位置,改變無線波的強度、方向,而重新建置的費用就要再轉稼到住戶身上。
ZigBee朝個人化發展趨勢
目前應用在居家安全照護,終端感測器仍須要透過社區網路伺服器的佈建,才能達到感測功能。未來這些感測裝置,應該要作到可以個人化,因此伺服器可能就要像無線AP,一個小的盒子插上去就可以使用,未來裝置趨勢須作到更小、設定變得更簡單,讓使用者容易安裝,才可能推到最終端的使用者,讓有需要的人,在家中就可以作到居家照護目的。
ZigBee無線感測多功能趨勢
未來ZigBee無線感測系統,將逐漸擴大功能與應用。目前很多家電產品都搭單一遙控應用,如果未來家電能結合ZigBee感應器,消費者就能夠一機掌控家中所有家電開關。如果攜有ZigBee晶片手機,當步入家門,裝有ZigBee感應器的燈光,會自動偵測到ZigBee晶片手機開啟燈光,讓使用者走到哪,燈光就亮到哪。
另一方面,在居家安全功能上,可在遠端對ZigBee感測系統中的各種裝置進行管控,即使外出忘了關家中電燈、瓦斯,也可藉手機或電腦從遠端連線,透過閘道器(ZigBee Gateway)掌握家裡狀況,實現在外也可隨時掌控居家安全。